亚洲色怡人综合网站,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久久97AV综合,国产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之一:

???????????????????????????公眾認為中美關系非常重要并將穩定發展 

2010年12月《中國日報》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顯示:

公眾認為中美關系非常重要,并將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公眾認為美國對中國戰略安全產生威脅,但選擇為合作伙伴的比例趨高;朝鮮半島局勢、臺灣問題以及中美貿易不平衡是公眾認為首腦會晤最應該討論的話題;而在民間交流方面,更應該注重青年教育交流。

???????相關專題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 中美關系:非常重要,且將會總體保持平穩發展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 2008-2009年數據來自零點研究咨詢集團 “中國人眼中的世界”系列調查;

2010年數據來自《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在接受訪問的中國公眾中,絕大多數(90.9%)肯定了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其中,超過五成公眾(54.3%)認為中國與美國保持良好關系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比例明顯高于前兩年(2008年:30%;2009年:26.5%)。隨著中美在應對全球變暖、經濟危機、能源危機及糧食危機等方面合作的進一步加深,并相繼取得一定的效果,中國公眾對中美保持良好關系的認同度也越來越高。?

過去一年中美雙方分別在政治、經貿等多個層面發生了摩擦和糾紛。對此,國內公眾具有深刻感受,過半(53%)公眾認為2010年中美關系比往年更差;對于當下的中美關系,接近四成公眾表示比較或非常差。而對于這種較差局面的出現,80.2%的公眾將原因歸咎于美國。其中,一線和二線城市將原因歸咎于美國的比例相當(79%,81.4%),但一線城市中有16.2%表示兩國都有責任,高出二線城市3.8個百分點,廣州的這一比例相對更高(19%)。

附左圖 2008-2010年公眾對中美關系重要性的認識變化

 

對于未來兩國關系的發展,接近六成公眾認為總體上會保持穩定,還有23.8%的人認為未來兩國關系會越來越好,而表示兩國關系將越來越差的比例是10%。其中,3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對未來兩國關系會變好(32.4%)的預期更為樂觀,而其他年齡段的這一比例最高僅為21.7%

對此,專家認為至少有兩個因素使青年群體對中美關系的預期更積極:一是青年人相對具有更好的政治素養,在中美關系發展中更能夠多角度、多面性的思考,而非簡單的黑白定論;二是青年人有將近三成(27.8%)選擇了新媒體作為獲取中美信息的渠道,高出其他年齡群體12個百分點。新媒體具有的全面、迅速和多元傳播的特點有利于青年人做出更積極的判斷。

 

附右圖 不同年齡公眾了解美國的信息渠道對比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中美民間交流著力點:青年人教育、經貿合作 

?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中國公眾認為加強中美之間的民間交流是重要的(非常重要:78.8%,比較重要:12.3%),其中,去過美國的公眾感受更為深刻,有84.9%的人認為民間交流非常重要。其中,“青年教育交流”(55.2%)是中國公眾認為最應該加強的領域,其次是“經貿合作交流”(43.9%)。其中,二線城市公眾表示加強“青年教育交流”、“經貿合作交流”、“醫療衛生交流”的比例都要高于一線城市。專家分析,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與現在的青年人有密切關系,應鼓勵中美兩國間青少年之間的交流互動,尤其需要鼓勵更多美國青年到中國不同地區進行學習、互訪,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國。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附左圖 公眾認為中美民間交流需要加強的方面

 

注:本題為多選題,應答比率之和大于100%。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技術說明: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于2010年12月20至30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7個城市共1443名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進行的電話訪問;同時對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城市的涉及企業、媒體、研究機構和NGO領域的16位卓有建樹的社會精英進行了深度訪問。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之二:

???????????????????????????中美經濟競合并存,更看好中國經濟總量超美 

201012《中國日報》和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顯示:

對于中美經濟關系的性質,將近七成公眾(69.9%)認為可以定位為競合關系,應該說這一結果比較符合目前中美關系的狀態。

其中,去過美國的公眾對這種競合關系感受更加明顯,有81.3%的人對此表示贊同,比沒去過美國的公眾高出12.1個百分點;二線城市公眾認同此結論的比例也要高于一線城市(73.3%,66.7%)

對于這種競合關系,本次調查從四個議題進行了考察。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附圖? 公眾對中美經濟關系的認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1.中國經濟總量超美議題

???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越日本躍居全球第二,中國經濟總量何時超美已成為當下關注的熱點。

調查發現,七成公眾認為中國有可能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并且認為會在20年之內超越的比例達到了53.5%。其中,3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對中國可以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的信心更高(74%認為可能)。

附右圖1 公眾認為中國經濟總量在多少年可以超越美國

附右圖2?2000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占美國的比重

??? 根據IMF公布的數據,2000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占美國的比重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截止到2009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34.7%。有專家根據中美經濟總量的增長率進行測算,考慮到經濟增長、國際貿易環境等諸多因素,認為在2030-2040年間,中國經濟總量有可能超過美國。也就是說,從現在起,大約在20-30年之內可以實現,比公眾的預期相對更長一些。

??? 專家表示,盡管以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中國經濟總量超越美國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單方面的經濟總量超越并不具有意義,關鍵在于人均經濟總量的變化。而中美之間在這方面存在的差距很大,不是朝夕之功,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同時,目前我們更需要從國民幸福指數的角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而不應該局限在經濟總量上。中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和利益紛爭相對較多,因此公眾的生活幸福指數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2.中美應對經濟危機議題

華爾街金融危機波及了全球并給世界經濟體系帶來強烈震蕩。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為全球經濟復蘇都做出了迅速反應和努力。超過六成公眾(61.3%)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的作用更大,只有10.3%認為美國作用更大。

分地區來看,北京、上海、廣州一線城市公眾認為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作用更大的比例是67.6%,比二線城市公眾高出1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公眾對中國發揮的作用認同度最高(72.9%),其次是上海(67.4%)和廣州(61.8%)。

年齡越大的公眾越傾向于認為中國發揮的作用大(18-30歲:53.4%,31-40歲:58.5%,41-50歲:62.6%,51-60歲:76.3%)。去過美國的公眾認為兩國發揮的作用一樣大的比例比沒去過美國的公眾要高五個百分點(20.6%,15.3%)。

對此,專家在認可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作用的同時,指出中國的作用更多體現在亞太地區,對于歐美地區,美國的作用相對更大一些。

?3.中美應對全球變暖議題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對于當前的全球變暖問題,公眾對我國政府的努力基本表示認可,認為中國“做了很多努力”的公眾比例為41.8%,明顯高于美國的8%;分別有34%和18.4%的人認為美國政府“做了少量努力”或“根本沒努力過”。

對此,專家認為,使中國公眾形成這一印象的原因在于美國在一些國際環境大會上的強硬態度,實際上美國在減緩全球變暖方面有很大貢獻,但基于美國人均消費量大的現實,美國政府的壓力還很大,當然,由于中國正處于發展經濟的關鍵時期,中國政府面臨的壓力更大。

 

?附右圖 公眾對中美在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中的作用比較

?4.中美相互投資議題

?

對于中美互相投資,公眾整體上持有開放心態,有52.7%的公眾認為應該鼓勵中國企業或個人到美投資,鼓勵美國企業或個人在華投資的比例也達到44.4%,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34%的人認為應該減少美資在華投資數量。

分群體來看,對于中國在美投資,去過美國的公眾持鼓勵態度的比例明顯更高(70.3%)。在一線城市,上海公眾認為應該控制或減少美資在華投資數量的比例(34.4%)高于廣州和北京(31.8%,26.6%)。

對于美資在華投資,3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表示應該控制和減少美資在華投資數量的比例相對較高(44.4%),而鼓勵更多中國企業或個人在美投資(53.3%)。專家認為,這以現象表明青年群體在中國經濟發展方面,更重視自主發展,而希望減少中國經濟對外的依賴程度。

附右圖 公眾對中美應該互相進行投資的態度比較

技術說明: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于2010年12月20至30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7個城市共1443名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進行的電話訪問;同時對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城市的涉及企業、媒體、研究機構和NGO領域的16位卓有建樹的社會精英進行了深度訪問。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

《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之三:

????????????????????????公眾對美好感度保持歷史較高水平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公眾對美國好感度與同期美國對華好感度持平

通過2001-2010年零點持續進行的對美好感度民調發現:中國公眾對美國的好感度在本世紀的前十年總體表現出穩中有升的趨勢,并在2009年達到峰值,這說明中美關系在奧巴馬上任初期有較大的提升。隨著2010年中美兩國間的摩擦,中國公眾對美國好感度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高于2001-2005年。

分群體來看,18-30歲、30-40歲和40-50歲的中青年群體對美國的好感度相當(分別為49.1,49.3,50.8),且均高于5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44.3%)。

美國公眾對華好感度在2006-2008年一直處于下降狀態,并相對低于中國公眾對美好感度;其中,2009年對華好感度(50分)逼近歷史最高值(2006年:50.1分);2010年對華好感度與中國公眾對美好感度持平。

附圖 2001-2010年中美公眾對彼此國家的好感度變化趨勢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 數據來源:中國人對美國好感度2001-2009年數據來自零點研究咨詢集團 “中國人眼中的世界”系列調查;2010年數據來自《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美國人對中國好感度數據來自2005-2010年Pew Research公布的報告。

與其他國家相比,2010年中國公眾對美好感度相對較低,在參與調查的國家中,僅高于日本(29分),而公眾對德國、俄羅斯和法國的好感度分別排在前三位,分數均在60分以上。?

附圖 2010年中國公眾對不同國家的好感度比較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 專家認為,公眾會通過其他國家與中國的歷史淵源、地理距離、文化同質等方面來判斷是否對一個國家有好感。中美之間在國家層面的行為是中國公眾對美國做出好感度判斷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中美兩國的合作、共識或對話,會對公眾產生積極影響,而一旦兩國發生一些摩擦、糾紛或分歧,好感度便容易有所波動。換一個角度來看,敏感的民意也反映出民間層面對目前中美雙方合作關系的期待與重視。

在中國公眾對美好感度出現上升拐點的2006和2008-2009年,背后都有中美合作的影子。2005年11月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和現任總統喬治?布什對華訪問,緊接著2006年美國財政部長率團在華進行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些直接引來中美關系的一個小高潮期,使得公眾對美好感度出現大幅上升。2008-2009年,由于中美在應對經濟危機中的良好合作,公眾對美的好感度再度出現新的上升,中國在經濟危機中表現出的積極作用,也帶動了美國公眾對華好感度的上升。

2009年底美國總統訪華為提升好感度帶來契機,但隨后而來的美國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小動作”,如會見達賴、對臺軍售、介入南海事務等,直接使雙邊關系一度陷入緊張和僵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公眾對美的看法,使好感度出現明顯下降。

?美國對華的政治和經濟行為對公眾好感度影響最大

調查發現,“美國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的國家作為”對中國公眾的好感度影響最為明顯,公眾總提及率分別為53.2%和47.3%;其中,政治行為的影響力更大,第一提及率接近四成(39.8%),高出經濟行為近20個百分點。“美國對其他國家或組織的作為”排在第三位(30.1%),在第一提及率上與“美國的流行文化”選項相當。

分群體來看,不同背景的公眾均將“美國在政治和經濟層面上的國家作為”排在前兩位;30歲以下的青年群體對美國的好感度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的比例(25.9%)相對高于其他年齡群體。在不同城市之間,廣州將經濟作為排在政治作為之前(46.8%,42.8%),而且選擇“美國流行文化”(30.8%)的比例也要高于“美國對其他國家或組織的作為”(26.4%)。

附表 哪些因素影響了公眾對美國的好感度判斷?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公眾政治立場鮮明,經濟立場有更多理性理解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在政治方面,中國公眾表現出鮮明立場:分別有86.7%和81.7%的中國公眾反對美國對朝鮮半島采取軍事行動及在東亞駐軍。

 

 

附左圖 公眾對美國東亞駐軍和進攻朝鮮的態度

 

 

在經濟方面,50.8%的中國公眾表示反對美國“對華征收懲罰性關稅”,但還有39.8%表示總體可以接受;另有將近半數(47.6%)公眾表示支持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有更多的松綁”,其中,曾經去過美國的中國公眾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63.8%。

可以說,與公眾在政治或戰略安全方面比較謹慎不同,對于美國對華的經濟分歧或摩擦,公眾開始有了更多的理性思考,希望在合理、合法的游戲規則內進行經濟爭論,并以此實現中美雙方的互惠互利。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當前中國公眾對美國好感度與美國公眾對華好感度開始接近,同時可以看出,兩國之間在政治、經濟方面擴大合作、交流和對話,將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中美公眾對彼此國家的好感度,從有過赴美經歷的中國公眾對美國有更多理性思維上也可以看出,兩國之間加強民間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說明: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于2010年12月20至30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7個城市共1443名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進行的電話訪問;同時對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城市的涉及企業、媒體、研究機構和NGO領域的16位卓有建樹的社會精英進行了深度訪問。

?????????????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之四:

????????????????????????公眾對美國人的印象以正面評價為主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中國人看美國:更多正面評價,首推“獨立自主”

?調查顯示,中國公眾對美國人的印象基本上是以正面評價為主,如選擇“獨立自主的”為20%、“有創造力的”為13.4%、“自信的”為6.9%,中性評價如“個人主義的”為15%。而且對于“自信的”,去過美國的中國公眾有21.8%選擇,這一比例高出沒去過美國的公眾16個百分點。

在負面印象中,最突出的是“自大的”(22.7%),而且無論是否到過美國,公眾選擇的比例相當(去過:22%;沒去過:22.8%)。此外,一提到美國,中國公眾首先想到的便是“強權主義”(21%),其次才是“經濟富裕(12.5%)”、“戰爭”(8.6%)和“科技發達”(8.2%)等。

專家認為,對于美國人“自大的”表現,公眾需要客觀的來看:一是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方面的優勢地位,可能會讓一小部分人過度自信,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對外傳播可能使中國公眾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其實大部分美國人更多具有的是勤勞、努力和豁達的特質;二是從有過赴美經歷的人對美國人在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自信、熱情、幽默等有更深刻體會來看,中美加強民眾的接觸和交流非常必要。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調查發現:在參與調查的國家中,除了俄羅斯、韓國、日本外,中國公眾認為美國人與中國人的價值觀最相近(30.9%)。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注:此題為限選三項題,應答比例之和大于100%。

數據來源: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2010年聯合進行的“中國國家地位觀”調查。

?中國人看美國政治家:克林頓和林肯最具知名度

調查顯示:中國公眾印象最深刻的美國政治家是克林頓(20.3%),其次是林肯(17.3%),而本科和碩士學歷群體表示印象最深刻的是林肯,打開中美外交大門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以11.4%的入選率排在第三位。其中51-60歲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選擇尼克松的比例分別為23.5%和27.3%,排在所有政治家的首位;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和國務卿希拉里分別以5.5%和1.3%排在第七和第十位。僅有0.9%的公眾表示對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18-30歲的青年群體中有10.5%表示對奧巴馬印象深刻,僅次于林肯、克林頓和華盛頓列在第四位,這一比例也是各年齡群體中最高的。從中可以看出,青年人有更多的渠道、更多的方式來接觸當下的中美信息;女性公眾對奧巴馬印象深刻的比例為7%,比男性(4.1%)高出將近3個百分點。

附圖 中國公眾印象最深刻的美國政治家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注:本題為多選題,應答比率之和大于100%。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中國人看美國歷史:在近十年美國歷史事件中最熟悉“伊拉克戰爭”

??? 調查發現,公眾對美國歷史事件的了解度基本在6成以下,其中最為了解的是“伊拉克戰爭”,有54.4%表示知道。排名前四的歷史事件全部發生在最近十年,而在10年以前的歷史事件,中國公眾表示知道的比例更低。在10年前的歷史事件中,中國公眾知道最多的是“朝鮮戰爭”,其次是南北戰爭和獨立戰爭(分別為39.2%和35,2%)。?

分群體來看,30歲以下青年群體最熟悉的美國事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9.11恐怖襲擊”(55.7%)、“2003年伊拉克戰爭”(50.5%)和“2009年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45.2%);而60歲以上老年人知道最多的是“朝鮮戰爭”(50.8%)。

碩士學歷群體對各項歷史事件的了解比例都要高于其他學歷群體,尤其是對“美國南北戰爭”和“獨立戰爭”的了解,排在他們選擇的前兩位。

2010中國人眼中的美國系列調查
 
注:本題為多選題,應答比率之和大于100%。
數據來源:《中國日報》與零點研究咨詢集團首次聯合進行的“中國人眼中的美國”調查。
技術說明: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于2010年12月20至30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沈陽、西安7個城市共1443名18周歲及以上的常住居民進行的電話訪問;同時對北京、上海和廣州3個城市的涉及企業、媒體、研究機構和NGO領域的16位卓有建樹的社會精英進行了深度訪問。

???????? 制作:?任奇